ENGLISH | 中文版
  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借助RCEP经贸合作深化,人民币有望成区域性主导货币

添加时间:2022-11-24 11:01:38

2022年9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决定授权中国工商银行万象分行担任老挝人民币清算行。这是继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之后,设在东盟国家的第五个人民币清算行。人民币业务清算行稳步在东盟国家铺开的背后,反映出东盟国家对人民币的使用和接受程度在不断加深。

  近日在第14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上发布的《2022年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报告》称,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经贸合作深化之力,人民币在东盟使用逆势上扬。2021年中国—东盟跨境人民币结算量4.8万亿元,同比增长16%,10年来增长近20倍。

  东盟国家对人民币的认可度持续提升

  根据《2022年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报告》显示,10年前,2012年中国与东盟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的金额还不到5000亿元,10年后,东盟国家使用人民币的份额增加了,自然使用其他货币的份额就减少了。这种变化无疑有其深层次原因,并预示着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和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和投资不断融合,中国逐步与东盟建立起多层次、宽领域的金融合作框架。据了解,广西与东盟陆海相邻,具有独特区位优势。近年来,广西积极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与东盟国家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占比超60%。报告称,中国和东盟国家货币当局紧密联系,多元货币合作不断升级。截至2021年末,中国分别与越南、印尼、柬埔寨签订了双边本币结算协议;与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金额约8000亿元。再者,东盟国家金融机构深耕人民币市场,支付清算网络不断健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已有人民币清算行安排。2021年,新增16家东盟金融机构成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间接参与者,CIPS全年处理中国—东盟跨境人民币业务3.3万亿元,同比超50%。

  此外,人民币业务模式不断创新,市场主体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人民币对东盟国家货币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积极拓展,离岸市场人民币产品丰富升级,多项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成功落地。广西、云南、重庆等因地制宜,与东盟加强金融交流合作,提升市场主体使用人民币的便利度,优化边民互市跨境结算服务。

  从《报告》内容看,2022年,人民币东盟跨区域使用继续呈增长态势,东盟国家对人民币的认可度持续提升。随着RCEP的签署,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东盟国家使用将迎来更加广阔的空间。RCEP协定在2022年生效,中国与东盟的双向贸易投资将更加密切,中国—东盟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融合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的契机。未来,要持续完善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配套基础设施,实现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国际化。

  目前,东盟国家没有统一的货币。对此,专家称,RCEP助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长期来看有利于形成共同利益认知。另外,国际货币体系或将出现调整,表现为新兴国际货币的缓慢崛起和在位主导货币的缓慢衰落。在此背景下,未来人民币在东盟大有可为。

  企业的实际需求将决定人民币使用和交易

  在以“RCEP框架下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为主题的论坛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郑薇表示,下一步,国家外汇管理局将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配合中国人民银行统筹推动资本项目开放和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将在RCEP框架下,重点推动人民币在东盟的跨境使用与交易,深化中国—东盟货币金融合作。

  东盟各国货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有限,积极在区域内推行双边本币结算,可以降低美元波动带来的金融风险。目前,东盟—中国货币合作进展迅猛,在一部分成员国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随着人民币跨境结算渠道不断完善,双边本币结算正逐步覆盖东盟国家。在东盟10国中,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已经推动了与中国的双边本币结算,缅甸、越南在边境地区推动了与中国的双边本币结算。

  截至2022年6月,中国共与4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总金额超过4万亿元。其中,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9月6日与印度尼西亚央行正式启动本币结算机制,根据此前签署的《关于建立促进经常账户和直接投资本币结算合作框架的谅解备忘录》,允许双方使用本币进行双边贸易和直接投资结算。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3月1日与柬埔寨央行、2020年1月6日与老挝央行签署了双边本币合作协议,双边本币合作协议允许在两国已经放开的所有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交易中直接使用双方本币结算。此外,部分东盟国家在境内特定地区开展了与人民币的双边本币结算。缅甸央行2021年12月14日、越南央行2018年10月12日起,在边境指定地区允许双方本币结算。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肖立晟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称:“人民币目前还没有成为一个国际货币的实际需求,但我们可以从成为一个区域性重要货币入手,先成为一个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让国内企业能够自由兑换本币和外币,降低它的融资成本,但并非一定成为国际货币,才能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

  肖立晟认为,从2022年年初到现在为止,东盟国家货币的波动和人民币的波动相关性更强,可以算是高度挂钩了,与日元和韩元的联动反而没那么强。因为东盟国家和中国的贸易程度在加深。通过RCEP协定,东盟国家对中国的贸易依赖程度会不断上升,对人民币的依赖程度也会增加。虽然还达不到完全使用人民币交易的程度,但它们的货币和人民币的相关性会更强,最终可能会紧盯人民币价格。

  “要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之前我们经过调研了解到,现在中国企业投资贸易往来最大的地区是东盟和非洲。企业走到什么地方,货币就跟到什么地方。我们的企业去了东盟,银行就会跟过去,人民币自然也会在东盟国家获得广泛应用。在这些地方产生真实的投资需求,这才是一个货币国际化的正常路径。”肖立晟说。

  浙商银行原行长刘晓春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称,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且对亚洲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未来人民币、日元、新加坡元、其它亚洲货币等等的相互影响会加大,这是产业链区域化程度加深后自然而然形成的结果。

  “现在我们已经观察到,一些RCEP国家间的贸易已经不再借助于美元了,这些国家的企业从中国进口原料或零部件,在自己国家加工后再出口给中国或者其它RCEP国家,这个时候如果用美元,相当于两次换汇,反而是没有必要的。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完全可以用人民币支付,少了兑换环节,也会减少企业自身的外汇风险。”刘晓春说。他认为,过去亚洲国家的产业链是高度相似的,产业竞争很激烈(比如亚洲四小龙),但大家现在的互补关系很强,而且都高度依赖中国的产业链和完整的工业体系,亚洲各国完全有可能在区域经济体内形成自循环,由此产生区域性的主导货币。


 
产业合作 更多>  
版权所有: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4941
京ICP备18010848号-3 电话:010-64632564/010-64655230    传真:010-64655230
邮箱:cabc_asean@163.com      ricc@rcep.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