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走进东盟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在使得本企业受益共建“一带一路”、RCEP实施、中国-东盟经贸紧密关系的同时,更应使得本企业成为区域合作的友好践行者。
近日,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就增进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发展做了简要分析。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是中国与东盟对话合作机制之一,2001年,中国国务院时任总理朱镕基出席了理事会成立大会仪式,并宣告理事会正式成立。许宁宁专门从事中国-东盟商务合作促进工作30多年。
许宁宁结合近些年来中国企业走进东盟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就中国企业走进东盟时需注意的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1、开拓创新。中国企业在走进东盟时,需要企业家根据世界经济及区域经济新变化、国家间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及时制定新的市场开发战略和策略,不断开拓新的合作空间,在经营思想、组织模式、生产技术等一系列方面创新,融入到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大势之中,并借势取利。
2、大处着眼。比邻而居的中国和东盟同为发展中经济体,双方合作潜力巨大,企业应将彼此发展视为共同的机遇、共同的利益,找准切入点。企业不仅要成为中国-东盟友好合作而带来新商机的分享者,而且也要是中国-东盟友好合作的践行者、推动者。
3、做好调研。在开发东盟市场时,应了解东盟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经济政策、资源状况、产业结构、市场规模、消费习惯等,做好走进东盟市场的调研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管控投资风险。调研是提出投资承诺的基础,承诺后尽量兑现。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大中型项目前,建议听取中国驻东盟国家大使馆意见。
4、行稳致远。中资企业走进东盟,与东盟企业合作,需要考虑自身的短期利益,更需要考虑长期的发展利益,从长计议,行稳致远,遵纪守法,不能只图一时之利。以诚信经营作为行为准则,确保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当遇到重大问题时及时向中国大使馆、中国商会反映。
5、塑好形象。每个中资企业、中国商人都应该充分意识到:我就是中国形象!并在言行中维护好、塑造好中国形象,合规经营,这是夯实中国与东盟国家友好关系、企业在东盟发展的基本要求,使得东盟国家部分人对中国崛起不放心、某些极端民族主义情绪者刁难、尤其是外部反华势力挑拨离间少了于我不利的借口。
6、借助商会。东盟各国行业商会掌握行业规划、本行业供应链产业链情况、市场信息,拥有大量会员企业,中国企业可借助其,获得有关商务信息,拓宽商务渠道,选准合作伙伴。中国企业获得当地行业商会支持,可减少有关阻力、获得助力。在东盟的有代表性的中国企业争取为中国与东盟行业商会合作发挥桥梁作用。
7、提高能力。中国企业要积极提高国际合作素质,善于用好自由贸易协定,提高开发市场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与当地员工相处能力,大力提升本企业及其产品在东盟市场的知名度;学习当地语言,增加亲近感。
8、入乡随俗。处理好与当地政府、民众、雇员、工会、媒体等方面的关系;尊重当地文化风俗,与当地民众和睦相处,言行应考虑到当地民众的舒适度,避免张扬高调摆阔;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应注重社会效益,支持公益活动。
9、惠及当地。实施本土化经营,以益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尽量培养和使用当地人才,尽可能实现材料采购、生产加工本地化,让当地感受为“本土公司”而非“海外公司”;生产和实施工程时应注意环境保护;与当地企业融合,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共同扩大对外贸易。
10、合心协力。生产同类产品、从事工程项目的中国企业在东盟市场应避免竞相压价、恶性竞争。在东盟国家的中资企业商会应切实发挥职能作用,促进中资企业团结合作,维护中资企业利益,为中资企业相互交流经验搭好平台,助力中资企业在东盟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