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浙江工业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挂牌仪式暨中国东盟高水平合作研讨会举行。
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虞晓芬致欢迎词。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行院长、教授朱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利君,中国东南亚研究会秘书长、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一平等作主旨发言。浙江工业大学越南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成汉平主持会议。会上,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虞晓芬与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为“浙江工业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揭牌。在开幕式上,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应邀致辞。许宁宁致辞主要内容如下:
中国与东盟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紧密,中国与东盟关系对中国、东盟的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重要。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至199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的13年间,中国改革开放后调整内政外交政策,东盟开始致力于经济增长,中国重点发展与东南亚国家双边关系,并为发展多边关系奠定了基础。1991年双方建立对话关系至2003年建立战略关系的12年期间,共同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实施自贸区建设、达成《南海行为准则》等对双方关系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之后至今,双方关系由量变到质变,睦邻友好和经贸合作成果丰盛。2003年双方建立战略关系至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的10年,双方关系巩固发展,相互开放市场的自贸区建成。2013年双方共建“一带一路”至2021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8年,双方关系更加巩固发展,中老铁路、文莱恒逸石化、印尼雅万高铁等重大项目,以及国际贸易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都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双方合作抗疫共克时艰,尤其是相互成为了最大的贸易伙伴。自建立对话关系的30多年来,中国—东盟关系符合双方地区稳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符合中国、东盟各自发展获得外部支持的需要。今年是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周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东盟是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典范。今年1-4月,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主要投向的十国中有7个东盟国家,前四位都是东盟国家。长期以来,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中国和东盟各自的内部因素,中国与东盟之间互动的因素,外部因素,以及内外相互作用的因素。中国与东盟合作虽然受外部影响,但关键在于内部。中国与东盟的内部中,关键在于高质量开展合作工作:一是提高能力和水平,包括国际传播能力和水平、领域对外合作能力和水平、地方国际合作能力和水平、企业国际合作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内部协调;三是更加注重内容而非形式。今天,双方关系面临合作需求增加与挑战严峻并存。在国际动荡和全球经济中,双方关系突显重要。当前中国与东盟合作可干的事情、需要干的事情很多,关键是要:把握发展趋势、照顾相互关切、着力扬长补短、做细做实合作,落实好双方共识,并推进扩大共识。让我们为此共同努力、携手前行!